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闵庆文:广东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要着力于可持续性
“广东地大物博,农耕历史悠久,科学农业文化遗产资源丰富。院地源研研究员闵遗产于在农业文化遗产发掘与保护过程中,理科要注重三个方面,学资性即整体、广东活化、农业九游动态。保护”12月12日,持续在2023广东省农业文化遗产业务工作培训班现场,全国庆文全国政协委员、政协中国着力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委员文化农业农村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闵庆文以《国内外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进展与典型经验》为题作主旨讲学,科学为广东农业文化遗产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农业农村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闵庆文
闵庆文介绍,截至目前,农业农村部先后发布了7批188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分布在31个省(市、区)的216个县(市、区),较多的是浙江省(涉及17个县级区域),从数量上看,广东还处于“追赶队列”。
“广东一年四季均可种植,特色农业资源丰富。在这片土地上,岭南先祖探索出包括精耕细作、用养结合、物质循环、多种经营等在内的农业生产技术体系,形成了地域特色鲜明的农业物种资源和农耕文化形式,创造了山地梯田、基塘系统、近海养殖等农业生产方式,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理念,至今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闵庆文指出,当前广东潜在农业文化遗产数量可观,需要各级深刻领会农业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和发掘保护的重要性,把农业文化遗产作为“解读传统岭南的钥匙、保持岭南文化魅力的关键、创新岭南文化的重要资源”,进一步挖掘其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科技等方面价值,推进全面乡村振兴与和和美乡村建设。
闵庆文认为,中华文明建立在农业文明基础之上,传统文化与农耕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要想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就不能不了解中国传统农业。
“此外,我们也要注意不要歪曲对农业文化遗产的理解,要在可持续发展方面下功夫,既科学保护先人智慧,又注重农业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因地制宜探索农业文化遗产的生态与文化产品价值实现路径,让农耕文明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焕发新色彩。” 闵庆文还认为,广东要积极推进凤凰单丛茶文化系统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工作,尽快实现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零的突破”,为中国乃至世界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贡献“广东力量”。
闵庆文认为,广东在经济社会发展很多方面走在了前列,农业文化遗产发掘与保护亦不应落后。 “广东很有潜力,尤其是潮州凤凰单丛,我很看好。”
【记者】韩安东
【来源】南方农村报
- ·宣布主要负责同志任职决定
- ·梅州柚专题片《冬天的第一个金柚你吃了吗?》央视二套首播!时间是...
- ·梅州市中医医院中医热病中心顺利封顶!力争2023年6月投入使用
- ·接地气!第二期“种文化”培训班(梅州片区)在梅州市文化馆举办
- ·雅安市发布山洪灾害气象风险预警(9月12日15时45分)
- ·品味帅乡泉 珍惜水资源!梅州日报社小记者参观寿乡水企业
- ·又有新进展!梅龙高铁全线单次浇筑方量最大连续梁浇筑完成
- ·112名广东高校毕业生志愿者,奔赴梅州乡村振兴一线!
- ·非遗盛宴为文旅大会添彩
- ·博士来啦!梅州市博士基层行活动今天启动
- ·五年蝶变话梅州丨文化成果全民共享!让梅州群众感受家门口的“诗与远方”
- ·梅龙高铁宁江特大桥首个0号块顺利完成浇筑!
- ·4月,这些新规将实施,一起来看!
- ·梅州入围!梅县区、蕉岭县上榜!“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创建结果公示啦
- ·公布了!梅州又有两个镇村入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 ·又有新进展!梅龙高铁全线单次浇筑方量最大连续梁浇筑完成